内蒙古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二十年沧桑巨变——亘古荒原崛起一座工业幸福城

时间:2024-11-23 09:50:42

从孤寂千年的“处女地”,到一座生机无限的魅力新城;从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到如今拥有50余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荒芜与辉煌,艰难与欢愉,激昂与深思,我们不能忘怀,不能忘怀这波澜壮阔的城市建设史,不能忘记开发区人是怎样艰辛地创造了这座年轻美丽的城市。

规划蓝图篇

过去的20年里,开发区的城市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实现了从不毛之地到璀璨明珠的华丽转身。然而兴城之举,起于规划。

20年来,开发区共编制了三轮总体规划,实现了从贫困苏木向现代化城镇的转变,基本形成由乌兰布和工业园区、巴音敖包工业园区、贺兰区和金岸区构成的“两园两区”总体布局。与此同时,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专项规划编制,编制完成了《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巴音敖包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岸区小城镇规划》、《消防专项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

基础设施篇

如今行走在宽畅整洁的街道上,徜宽畅宽畅的城区,休憩在宜人的中央公园、那达慕公园,那优美风光特色与时代新姿相交融的美景图画,释放着重彩的墨香,使开发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0年来,累计投资30多亿元,建成市政道路113公里及配套管网、3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1.8万吨/日巴音敖包污水处理厂1座,共有8家排污企业污水入厂处理;供水企业1家,日供水能力达10万立方米,地下水采补平衡暨分质供水圆满完成,工业用水全部用地表水;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以及总装机容量96万千瓦的电源支撑点,用电总装机容量193万千伏安,实际运行负荷76万千瓦;采取集中供汽供热,热源点2个,供汽能力300吨/小时,供热面积176万平方米;天然气经营企业1家,供气能力2亿立方米/年,实际使用7500万立方米/年;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累计绿化总面积达1222公顷,绿化覆盖率24.4%。

房地产业篇

20年来,开发区房地产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为提高开发区城市建设水平和提升城市形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6年,玛拉沁小区的开工建设,标志开发区房地产业大规模开发正式起步。截至目前 ,开发区共建设房屋16468套,总建筑面积177.54万平方米。建成项目总数45个,居住项目33个,商服项目12个。其中,公租房610套,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企业宿舍628套,建筑面积5.84万平方米;商品房15230套,建筑面积167.89万平方米(住宅9639套,建筑面积102.12万平方米;商服4067套,建筑面积57.13万平方米;车库、办公、库房等1524套,面积8.64万平方米)。随着一批环境优美、品质优良、管理规范的商品房住宅小区相继诞生,如:腾格里小区、庆华佳苑等一系列小区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住房保障篇

开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规划、超前准备、坚持标准、多措并举”的原则,逐步构建起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自2008年住房保障工作起步到目前,开发区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610套,总建筑面积38160.85平方米,总投资7506.4万元。另一方面,逐步放宽住房保障条件,实现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并将原来仅限于本地户籍的申请和审核条件放宽到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等其他特殊群体,使开发区住房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

产业优化升级持续加强

开发区对照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要求,着力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上下功夫,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已基本构建起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格局,正在着力打造全国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氢氰酸及其衍生物产业基地,以及自治区西部地区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如火如荼的2017

今年是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越来越美、越来越舒适的标志性的一年。2017年,总投资14454万元实施6个项目,改善开发区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发展现代化水平。

中华路道路景观改造工程

全长4714米,起点庆华大道,终点学院北路。该工程总投资2851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透水混凝土绿道铺装、沿街花岗岩硬化铺装、路灯更换、道路绿化改造、高架电缆入地、景观小品等。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计划7月15日完工。工程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中华路的道路景观,并为广大市民休闲、锻炼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舒适舒心的环境。

文化中心广场景观工程

工程位于贺兰区中心腹地,占地面积2.3万平米,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广场硬化铺装、亮化、中心主雕塑、景观喷泉、园林绿化,园林小品等。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计划7月10日完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又一个休闲、锻炼的场所,同时也会大大提升开发区的城市形象。

兰太大道改造工程

北起乌巴公路,南至满都海街,全长4004米,总投资4933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路面翻修及道路绿化改造。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计划6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兰太大道的通行能力,并为聚实能源20万吨合成蜡、河北诚信7000吨肌酸等项目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瑞联南路道路改造工程

南起孵化二路,北至庆华大道,全长945米,总投资741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改造及道路绿化。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计划6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瑞联南路的通行能力,并为高新技术孵化园项目入孵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满都海街绿化改造工程

东起110国道,西至兰太大道,绿化改造面积8公顷,总投资1400万。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建设,现已种植完成,进入绿化养护阶段。

瑞联大道绿化改造工程

北至旧乌巴公路,绿化改造面积21.6公顷,总投资2800万。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建设,现已种植完成,进入绿化养护阶段。

养殖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2017年实施养殖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拆迁改造住户84户,拆迁建筑面积29399.6㎡,房屋占地面积100263㎡,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该项目解决了城市脏、乱、差较为集中的平房住宅区,项目前期立项、批复、环评、用地预审、规划选址、评估、测绘、发布征收公告等手续已全部完成,已上报盟住建局备案。截止2017年5月15日,开发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共签订征收补偿协议66户,拆除面积19000平方米。

园区绿化工程

经过植树、种植草坪,开发区越来越美,越来越绿,绿染人心,绿的使人理想勃发。2017年,开发区投资400多万元完成乌兰布和工业区文化路,星火路、青年路、前进路等4条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84公顷,建成区绿化率达到25.62%。重点对兰太大道、瑞联大道、满都海街等主要道路景观进行提质升级,改造面积54公顷,完成投资3772万元。同步实施中央公园、那达慕公园绿化补植补造、设施维修等工程,截止目前公园绿化补植补造已完成,投资7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