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城堡之北海团城景区

时间:2024-11-20 08:50:13


北海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金代为大宁宫的一部分。元代称圆坻,亦称瀛洲。至元元年 (公园1264年),在其上建仪天殿。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建,改名承光殿。岛四周筑圆形城墙。城高4.6米,墙顶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

承光殿曾毁于地震,经重建、扩建,成现规模。团城上殿宇堂皇别致,松柏苍劲挺拔。承光殿内陈设有白玉佛,院中有玉瓮亭,亭中有元代玉瓮。

建国后,国家多次对团城进行修缮。

团城在北京北海公园南门外西侧。独立于北海公园外,票价1元。是的,就是1元。

好,买完票向左,从“昭景门”拾阶而上,验票处在上面的“罩门”亭处。

站在团城向东南望去,故宫东北角的角楼入镜。

站在团城向西望,右边是北海公园,左边是中南海。

庭院中,有一座蓝顶白玉石亭,名玉瓮亭。为了起保护作用,在亭外加了保护铁栏,亭上整个用玻璃封严了。透过玻璃依稀可见,石莲花座上有一个杂色墨玉瓮,直径1.5米,周长5米,高70厘米,重3500公斤。雕成于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相传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劳将士而特制的酒瓮,名为“渎山大玉海”。

玉瓮周身刻满蛟龙、海马,云纹,波浪,形象之生动,雕刻之精美,堪称鬼斧神工。其与承光殿内的白玉佛合称团城二绝。

玉瓮亭背面有一个铸铁的香炉。工艺还算精致,应该也是旧物。

团城的主体建筑是承光殿。坐北朝南,正方形大殿,双重檐歇山顶,殿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绿剪边,飞檐翘角。四面有抱厦,南面有正方形月台,其造型颇似故宫角楼。

承光殿内,中央有四根巨大的井口柱,柱上有楹联。前面为清咸丰皇帝御笔“九陌红尘飞不到;十州清气晓来多。”后边为慈禧御笔“七宝庄严开玉镜;万年福寿护金瓯。”上悬匾额为“大圆宝镜”。

须弥座上的木刻雕龙佛龛内供奉着一尊白玉释迦牟尼坐像,像高1.6米,用整块纯正的白玉雕琢而成。玉佛像面容慈祥,通体洁白光润,顶冠及袈裟中镶嵌着光彩夺目的宝石。相传为清代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奉献给慈僖太后的,慈禧还亲笔题写了联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到处烧杀劫掠,玉佛也没有幸免。有一入侵者妄图砍下玉佛的左臂,虽未达到目的,但在玉佛左臂上留下了深深的刀痕。后虽经修复,伤痕犹在。殿里不让照相,只能站在门外拍个大概。

承光殿的正面有玉瓮亭挡着,没拍全,承光殿的南面,也就是背后,倒是可以看得完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