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城区内有个“儿童公园”,我想只要是绍兴本地人,无论是住在城市还是乡下,几乎早已是妇孺皆知其名;至于说到“沈园”,那就不只本地人熟悉,就是外地游客,恐怕也都早已“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了;但若有人问起何处是“赵园”,我想就是我们绍兴本地人恐怕也对之了解得不会很多了吧?
其实这儿童公园就是“赵园”,而且这个“赵园”,本來无论从历史的悠久,规模的宏大,还是园内的景致,名气的大小来说,它都远胜于至今已名闻遐尔的“沈园”!因为沈园,无非只是宋代的一个私家花园而已,而这个“赵园”却可是一座威名赫赫的王府花园呢!因此,大家只要想想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沈园”(或曰“沈氏园”)的主人最怎样有钱有势,它的豪华和气派,总归之是不敢与皇帝家族的私人花园相比的吧!事实上也是:在南宋之后的八百多年以来,虽然它的主人曾经几经变更,但它总的趋势却是不断地得到修建和扩建,越來越变得豪华和气派,因此它也曾是我们几代人少年时期的乐园!不过近年来它却似乎显得越来越寂寞和冷落了!
01
南宋时的“王府花园”
座落于现在市区人民中路的“儿童公园”最初曾是南宋时期的荣王赵与芮的王府花园。说起这位赵与芮的来头,那可真是大得很哟!他是宋理宗赵昀的亲弟弟。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本来也是一位绍兴的普通平民,登基成为帝王后,就把他在越州山阴(今绍兴)的弟弟赵与芮封为荣王了,于是就有了这个最初名叫“赵园”的王府花园!既然提到了赵与芮这位最初的“赵园”创始人,那么下面笔者也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位赵与芮的一些情况吧!

赵与芮(1207—1287)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燕王赵德昭的九世孙,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的同母胞弟。宋理宗当上南宋的皇帝后,这位赵与芮可真是弟随兄荣,先是被封为“荣王“,以后又被封为“福王”。再加上这位赵与芮又乖巧,善解人意,用我们绍兴人的老话來讲,就是“很会做人”,因此早在宋淳祐六年(1246年),赵与芮就建议宋理宗尽快立储,于是宋廷便开始在宗室中物色皇子人选了。结果这位福王可也真地叫有“福”,到了景定五年(1264年),由于其兄赵昀的皇位后继乏人,最后竟然让赵与芮之子赵禥继承了宋理宗的皇帝位,这就是世称的“宋度宗”。大家想想这个“赵园”既然是这位后来事实上成了“太上皇”的王府花园,它当时的豪华、气派还有可能略逊于同时代的私家花园“沈园”吗?

02
清朝时的“赵园”、“省园”
不过,世事沧桑,宋时福王赵与芮在绍兴拥有过这座王府花园,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随着主人的消亡、岁月的浸润,到了明朝末年,早已破败不堪,甚至逐渐被淘汰,反而让当时的名人张岱家的“快园”、祁彪佳的“寓园”……等私家公园后来居上了!以致于明代的著名文人祁彪佳虽然在他所写的《越中园亭记》一文中,对当时建造在绍兴的著名园林几乎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但却惟独对这个“赵园”始终只字不提。由此可见,当时的“赵园”恐怕确实巳完全废圮了吧!

直到清乾隆年间,会稽县富商赵焯又在荣王府花园的原址上重新建造了“赵园”,才使得這个“赵园”重新焕发了光彩:竟然在乾隆帝南巡来绍兴祭禹时,也去游览了此园。尤其是在清嘉庆年间,赵焯之子赵鏏(此人的号是“省园”)又在原址上扩建了“赵园”,并将之改称为“省园”,使它的面积也增广到了20余亩(约十三万多平方米),并在园内建成了晴翠楼、花蹊、听跃桥、柳矶、荷池、月台、天香居、竹坡、桐廊、秀野亭、松涛轩、梅屿等建筑,形成了当时所称的“省园十二景”,才使得这个“省园”成为了当时越城的胜景之最。

到了清嘉庆十四年(1809),抗英名将葛云飞,也去游览了此园,并且还以诗句“生机三径竹,风味半床书”的墨宝赠予主人。此时的赵园,就连清道光年间编纂的《会稽县志稿》上也这样称赞:“自宋时沈园而后,越城胜景以此为最。园内景色清丽如画,布局意存高远。”可惜到了咸丰年间,以上所说的“赵园”内的各处建筑却全部被毁了。

03
民国时的“金家花园”
“赵园”被毁之后到了“一九三二年,此园的后人以六千块银元售卖给了绍兴著名士绅金汤侯先生,据前辈们撰文介绍园内原有大厅,售与金氏时已经荡然无存,不过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大厅的基石犹存。
金汤侯先生购进此园后把此园定名为“半农园”,由民国时的著名书法家李徐(徐生翁)题额,并加以修茸,后来又在临荷池筑起精舍三间,园内有梅林、荷池,兼产梅子、池藕,并且还建起了假山曲桥。因此,后来的绍兴人就把这个花园称为“金家花园”了。
不过,一九四一年四月,日寇侵占绍兴后,金汤侯先生因來不及出走,只好暂时将全家迁入此园中,并把原來向西开的园门用砖墙封闭,以避日寇的骚扰,另开后门通金斗桥王以庄先生家,他们全家也改从王家进出。绍兴沦陷后,金老一家避去上海时,园中此时也无人居住,直到抗战胜利后,方才拆开封在西首的园门。

04
解放后的“人民花园”。
一九四九年五月绍兴解放之后,金汤侯先生即于1953年将他的“金家花园”捐献给了国家,以后此园被改名为“人民公园”,人民政府也对其进行了拆建和扩充,把当时邻园的观音寺等地也划入了其中,1978年又将其改称为“儿童公园”。因此可以说这个公园一直是我们绍兴几代人在闲暇时参观和游览的乐园,不少人还曾在那里留下了童年生活和参加学校活动时的美好回忆。

05
现如今的“儿童公园”。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绍兴市人民政府为了给绍兴的儿童提供更广阔的乐园,通过征求原园区内双池以东的三十六庙土地,再次对这座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以下便是当时扩建时所立下碑记!

为了真正了解和熟悉这座公园经过升级改造后的现状,今年七月十九日,笔者特地起了个大早,重新又去游览了一下五十多年前我曾多次游玩过的这座公园,这一游,那可真让我大开了眼界!不过限于篇幅,对于如今的儿童公园,我就不再多作赘述了,还是让我就用以下这几张我在这次游览中拍下的照片作为介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