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大坝简介

时间:2024-11-11 08:09:07

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口不到500万,两岸民众衣食无忧。到了1960年,埃及人口接近3000万,吃饭压力越来越大。埃及政府在南部边境的尼罗河干流上修建起非洲规模最大的阿斯旺大坝,为枯水期的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埃及的粮食产量,水力发电还能带来经济效益。不过大坝也彻底改变了尼罗河的千年泛滥规律,两岸的土地失去了泥沙滋养,土壤肥力开始下降,并出现了盐碱化问题。阿斯旺大坝的利弊得失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尼罗河上游发源于拥有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饥荒是这个东非国家的代名词。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埃及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上游国家进行霸道管控,形成“下游埃及说了算,上游国家靠边站”的地缘格局。2011年,埃及政权发生动荡,埃塞俄比亚趁机在尼罗河上游动工兴建一座“复兴大坝”,建成后蓄水量可达三峡水库的2倍。这座大坝不仅能够灌溉农田,缓解粮食压力,还能够从战略上掌控下游埃及的水源。一座大坝,关系着两个国家的“命运”。“同饮一江水”的埃及人暴跳如雷,时任埃及总统穆尔西甚至放下狠话:尼罗河水份额“减少了一滴,就要用鲜血来代替”,甚至还有埃及人扬言要空袭炸毁“复兴大坝”。“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任凭埃及人跳脚叫嚷,埃塞俄比亚人依旧在自己境内紧锣密鼓地施工,复兴大坝终于在2020年建成蓄水。